您的位置:疾病科普 > 血液病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布时间:2024-10-16 09:01:35本文出处: 山东国济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一、病因


  1. 化学因素
    • 药物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如氯霉素,它可以抑制骨髓细胞内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功能。特别是长期或过量使用氯霉素时,这种抑制作用会更明显。另外,某些化疗药物也可能导致再障。例如,烷化剂在治疗肿瘤过程中,会对骨髓造血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其受损而不能正常造血。
    • 化学毒物也不容忽视。苯及其衍生物是已知的可以引起再障的化学物质。在一些工业生产环境中,如油漆、胶水制造等行业,工人长期接触苯,苯会进入人体后在肝脏等部位代谢为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功能障碍。
  2. 物理因素
    • 各种电离辐射是导致再障的重要物理因素。如 X 射线、γ 射线等。当人体受到大剂量的辐射照射时,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会发生 DNA 损伤,这种损伤可能是双链断裂等严重的损伤形式。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增殖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3. 生物因素
    • 病毒感染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有关。例如,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可能会侵入骨髓,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免疫介导等方式对骨髓细胞产生损害,导致骨髓微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造血干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另外,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引发再障。
  4. 其他因素
    • 自身免疫因素在再障的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攻击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其受损。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一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发生再障。


二、临床表现


  1. 贫血症状
    • 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皮肤和黏膜的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失去红润的色泽。头晕、乏力也是常见症状,由于贫血导致氧气输送不足,大脑和身体其他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患者会感到身体虚弱、容易疲劳,活动后症状会加重。心慌、气短也很常见,尤其是在活动后,因为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弥补氧气输送的不足,肺部也需要加快呼吸频率来摄取更多的氧气。
  2. 出血倾向
    • 皮肤瘀点、瘀斑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症状。这是因为血小板数量减少,止血功能下降,轻微的碰撞或摩擦就可能导致皮下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因为鼻腔和口腔黏膜的血管丰富,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出血。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泌尿系统出血会出现血尿等。
  3. 感染症状
    • 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感染症状,体温可能会升高到 38℃以上。感染部位可以是呼吸道,表现为咳嗽、咳痰、咽痛等;也可以是皮肤,出现疖、痈等皮肤感染;还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三、诊断


  1. 血常规检查
    • 血常规是初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检查。一般会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都低于正常范围。同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也会降低,这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新生的红细胞减少。
  2. 骨髓穿刺和活检
    • 骨髓穿刺是将穿刺针插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检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骨髓穿刺涂片会显示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脂肪滴增多。骨髓活检则是通过获取一小段骨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它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骨髓的造血组织容量和造血细胞的分布情况。在再障患者中,可见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多等特征。
  3. 其他检查
    • 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可以通过酸溶血试验(Ham 试验)等来鉴别,PNH 患者的 Ham 试验通常为阳性,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为阴性。


四、治疗


  1. 支持治疗
    • 输血治疗:对于贫血严重的患者,可以输注红细胞来改善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血小板过低,有出血风险时,需要输注血小板。但是输血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并且长期输血可能会引起铁过载等并发症。
    • 抗感染治疗:一旦患者出现感染症状,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和可能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对于呼吸道感染,如果怀疑是革兰阳性菌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患者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
  2. 免疫抑制治疗
    • 对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部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它们可以抑制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破坏。环孢素也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调节 T 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免疫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攻击。
  3. 促造血治疗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以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对于改善贫血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可以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类似物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另外,雄激素也有一定的促造血作用,它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血细胞的生成。
  4.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对于年龄合适(一般小于 40 岁)、有合适供者(同胞全相合供者最佳)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重建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